注册中心篇(八):集成 Zookeeper 到 Go Micro


Apache-zookeeper-installation.jpg

以伪集群方式运行

上篇分享我们介绍了 Zookeeper 支持以单机和集群模式运行,单机模式用于开发环境,集群模式用于生产环境。单机模式上篇我们已经演示过了,这篇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集群模式运行 Zookeeper。

不过,我们还是在一台机器上操作,除了基于 Docker 或者 Vagrant 虚拟化技术在一台机器上虚拟化出多个节点外,Zookeeper 本身还支持以伪集群的方式在一台机器搭建多个节点。下面我们就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Zookeeper 的集群模式对外提供服务。

伪集群和集群模式非常相似,只不过集群模式是在多个节点安装 Zookeeper,伪集群是在单机操作,所以我们去 Zookeeper 项目官网下载最新稳定版本到本地:http://mirror.bit.edu.cn/apache/zookeeper/stable/(下载 *.bin.tar.gz 版本),然后解压并拷贝出多个 Zookeeper 目录:

wget http://mirror.bit.edu.cn/apache/zookeeper/stable/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.tar.gz
tar zvxf 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.tar.gz
cp -r 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 zookeeper-node-1
cp -r 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 zookeeper-node-2
cp -r 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 zookeeper-node-3

然后将 zookeeper-node-1zookeeper-node-2zookeeper-node-3 三个目录下的 conf/zoo_sample.cfg 拷贝为 zoo.cfg

cp zookeeper-node-1/conf/zoo_sample.cfg zookeeper-node-1/conf/zoo.cfg
cp zookeeper-node-2/conf/zoo_sample.cfg zookeeper-node-2/conf/zoo.cfg
cp zookeeper-node-3/conf/zoo_sample.cfg zookeeper-node-3/conf/zoo.cfg

然后对各自目录下的 zoo.cfg 配置文件做如下修改,比如 zookeeper-node-1/conf/zoo.cfg 修改如下:

tickTime=2000
initLimit=10
syncLimit=5
dataDir=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1/data
clientPort=2181
#伪集群配置
server.1=127.0.0.1:2888:3888
server.2=127.0.0.1:2889:3889
server.3=127.0.0.1:2890:3890

然后将 zookeeper-node-1/conf/zoo.cfg 拷贝到 zookeeper-node-2/conf/zoo.cfg,将其中的 dataDir 配置值修改为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2/dataclientPort 修改为 2182,同理将 zookeeper-node-1/conf/zoo.cfg 拷贝到 zookeeper-node-3/conf/zoo.cfg,将其中的 dataDir 配置值修改为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3/dataclientPort 修改为 2183,其他保持不变。

接下来依次创建上面 dataDir 映射到的目录:

mkdir -p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1/data
mkdir -p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2/data
mkdir -p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3/data

接着将配置文件中的 Server ID 写入上面的每个 data 目录下的 myid 文件:

echo 1 >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1/data/myid
echo 2 >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2/data/myid
echo 3 > /usr/local/var/run/zookeeper3/data/myid

可以看出,伪集群实际上这是通过不同端口(进程)模拟多个 Zookeeper 服务端节点。

最后,我们启动上面三个 Zookeeper 服务端节点:

zookeeper-node-1/bin/zkServer.sh start
zookeeper-node-2/bin/zkServer.sh start
zookeeper-node-3/bin/zkServer.sh start

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 status 命令查看节点状态:

查看节点状态

可以看到,现在节点 2 被选举为 Leader,其他两个节点是 Follower。不过我们在客户端建立连接时,连接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即可,请求最终都会被转发给 Leader,然后由 Leader 负责在集群之间进行数据同步,从而完成最终一致性。

比如我们先连接到节点1,然后创建一个节点,再退出连接到节点3,也可以获取到这个节点信息,说明数据已经同步:

验证数据同步

集成到 Go Micro

将 Zookeeper 集成到 Go Micro 框架作为注册中心和 Etcd 的做法类似,因为 Go Micro 默认不支持 Zookeeper,所以我们需要通过 Go Plugins 将其引入,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下面的命令安装对应的依赖:

 go get github.com/micro/go-plugins/registry/zookeeper

zookeeper 插件中,会基于 Go 语言版的 Zookeeper 客户端 SDK:https://github.com/samuel/go-zookeeper 与 Zookeeper 服务端集群进行通信来实现服务注册和发现,具体的实现原理我们放到下一篇去探讨,现在我们先快速演示下功能。

打开 src/hello/main.go,在导入代码块中将之前导入的 etcd 插件替换为 zookeeper 插件:

import (
	"context"
	"fmt"
	"github.com/micro/go-micro"
	_ "github.com/micro/go-plugins/registry/zookeeper"
	proto "hello/proto"
)

然后通过如下方式启动微服务服务端,这一次,我们没有通过环境变量设置默认的注册中心,而是在启动服务时通过 --registry=zookeeper 选项进行指定,启动成功后可以看到服务已经注册到 Zookeeper 上, 默认的连接节点是 127.0.0.1:2181 对应的节点 1:

服务注册

然后在 src/hello/client.goimport 语句中也将 ectd 替换成 zookeeper,然后运行客户端进行测试,可以看到客户端也默认连接到节点 1 进行服务查询,然后经由 Leader 节点查询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,客户端再根据返回信息建立与微服务节点的连接和通信,最后返回最终处理结果并显示出来:

服务发现

同样,我们在任意 Zookeeper 服务端节点都可以查询到注册的微服务节点信息:

节点信息同步

下一篇学院君将带领大家简单分析下 zookeeper 插件底层的源码以及与 Zookeeper 集群的交互、服务节点的健康检查是如何实现的。


点赞 取消点赞 收藏 取消收藏

<< 上一篇: 注册中心篇(七):Zookeeper 简介和使用入门

>> 下一篇: 注册中心篇(九):Zookeeper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底层实现